与温室气体、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有关的术语汇编

气溶胶

微粒:空气中固体或液体颗粒的集合,典型大小在0.01至10微米(微米)之间,在大气中停留至少数小时气溶胶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气溶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影响气候:直接通过散射和吸收辐射,间接通过充当云形成的凝结核或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和寿命。这个术语也被错误地与“气溶胶喷雾”中使用的推进剂联系在一起。参见气候,颗粒物,硫酸盐气溶胶。

适应

适应:自然或人类系统对新的或变化中的环境的适应适应气候变化是指自然或人类系统为应对实际或预期的气候刺激或其影响而进行的调整,从而减缓危害或利用有利机会。适应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预见性适应和反应性适应、私人适应和公共适应、自主适应和计划适应。

植树造林

在历史上没有森林的土地上种植新的森林。

反照率

反射率:被表面或物体反射的太阳辐射的百分比,常以百分数表示积雪覆盖的表面具有较高的反照率;土壤的反照率由高到低;植被覆盖的表面和海洋的反照率很低。地球反照率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云量、雪、冰、叶面积和土地覆盖的变化来实现的。

可替代能源

来自非传统能源(如压缩天然气、太阳能、水力发电、风能)的能源。

附件一国家和缔约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附件一(1998年修订)所列国家集团,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所有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默认情况下,其他国家被称为非附件一国家。根据《公约》第4.2 (a)条和第4.2 (b)条,附件一国家明确承诺在2000年之前单独或共同恢复到其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人为

由人制造的或由人类活动产生的通常用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排放。

大气

包围地球的气体层。干燥大气几乎完全由氮气(78.1%体积混合比)和氧气(20.9%体积混合比)组成,以及一些微量气体,如氩气(0.93%体积混合比)、氦气、具有辐射活性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0.035%体积混合比)和臭氧。此外,大气中含有水蒸气,其数量变化很大,但通常为1%的体积混合比。大气中也含有云和气溶胶。

大气一生

温室气体的生命周期是指由于温室气体被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或通过碳汇从大气中排出,导致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人为增量恢复到自然水平(假设排放停止)所需要的大约时间。这个时间取决于污染物的来源和汇以及它的反应性。污染物的寿命通常是与大气中污染物的混合联系在一起考虑的;长寿命会让污染物在大气中混合。平均寿命从大约一周(硫酸盐气溶胶)到一个多世纪(氯氟烃、二氧化碳)不等。参见温室气体和停留时间。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地球系统中生命所必需的关键化学成分,如碳、氮、氧和磷的运动。

生物质

在食物链的各回归线上所能维持的所有生物的干重。此外,生物来源的材料,包括来自地上和地下的有机材料(活的和死的),例如,树木,作物,草,树屑,根,动物和动物粪便。

生物圈

地球系统的一部分,包括大气、陆地(陆地生物圈)或海洋(海洋生物圈)中的所有生态系统和生物,包括衍生的死亡有机质,如凋落物、土壤有机质和海洋碎屑。

黑碳

基于光吸收和化学反应性和/或热稳定性的测量而操作定义的物种;由烟灰、木炭和/或可能吸收光的难降解有机物组成。

钻孔

为收集地球物理数据而在地球或冰上钻的任何探测孔。气候研究人员经常采集冰芯样本(一种钻孔)来预测早期的大气成分。参见冰芯。

碳循环

所有部分(储层)和碳通量。循环通常被认为是四个主要的碳储层,它们通过交换途径相互连接。储层包括大气、陆地生物圈(通常包括淡水系统)、海洋和沉积物(包括化石燃料)。碳的年度运动,即储层之间的碳交换,是由于各种化学、物理、地质和生物过程而发生的。海洋含有地球表面附近最大的碳库,但这个库中的大部分并没有与大气进行快速交换。

二氧化碳

一种自然产生的气体,也是燃烧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的副产品,以及土地使用变化和其他工业过程。它是影响地球辐射平衡的主要人为温室气体。它是衡量其他温室气体的参考气体,因此全球变暖潜势为1。请看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施肥

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促进植物生长。根据光合作用的机制,某些类型的植物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更敏感。

二氧化碳当量

一种度量方法,用于根据各种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比较其排放量。二氧化碳当量通常表示为“百万公吨二氧化碳当量(MMTCO2Eq)”。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用该气体的吨数乘以相应的全球变暖潜能值。碳当量(MMTCE)的使用量正在下降。

MMTCO2Eq =(百万吨气体)*(该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

见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力,公吨。

碳排放强度

每单位消耗的能量所排放的碳量。碳强度的常用测量方法是每英制热量单位(Btu)能量的碳重量。当只考虑一种化石燃料时,碳强度和排放系数是相同的。当有几种燃料时,碳强度是根据它们的能源消耗水平加权后的综合排放系数计算的。

碳封存

碳的吸收和储存。例如,树木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储存碳。化石燃料曾经是生物燃料,在燃烧之前会继续储存碳。看到水槽。

氯氟化碳

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用于制冷、空调、包装、绝缘、溶剂或气溶胶推进剂。由于它们在低层大气中没有被破坏,所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会飘到高层大气中,在那里分解臭氧。这些气体正在被其他化合物所取代,包括《京都议定书》所涵盖的温室气体氢氯氟烃和氢氟碳化合物。见氟氯烃、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消耗臭氧物质。

气候

狭义的气候通常被定义为“平均天气”,或者更严格地说,是在一段时间内(从几个月到几千年),相关数量的平均值和变率的统计描述。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定义,经典周期为30年。这些量通常是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气候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描述。看天气。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持续较长时期(几十年或更长时间)的气候指标(如温度、降水或风)的任何重大变化。气候变化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

  • 自然因素,如太阳强度的变化或地球绕太阳轨道的缓慢变化;
  • 气候系统内的自然过程(例如海洋环流的变化);
  • 改变大气成分(如燃烧化石燃料)和地表(如砍伐森林、重新造林、城市化、荒漠化等)的人类活动

参见气候、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增强的温室效应、辐射强迫。

气候反馈

气候系统中各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被称为气候反馈,即初始过程的结果触发了第二个过程的变化,而第二个过程又反过来影响初始过程。积极的反馈会强化原有的过程,而消极的反馈则会削弱原有的过程。参见气候,气候变化,辐射强迫。

气候滞后

气候变化的延迟是由于一些变化非常缓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向大气中释放更多二氧化碳的影响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得知,因为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洋中,多年后才释放到大气中。看看气候,气候变化。

气候模型

一种表示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和冰相互作用的定量方法。模型的范围可以从相对简单到相当全面。见环流模型。

气候敏感性

在IPCC报告中,平衡气候敏感性是指大气(当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后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平衡变化。更一般地说,平衡气候敏感性是指在辐射强迫的单位变化(摄氏度,每瓦每平方米,°C/Wm-2)之后地表空气温度的平衡变化。在实践中,平衡气候敏感性的评估需要用耦合环流模式(气候模式)进行很长时间的模拟。有效气候敏感性是绕过这一要求的相关措施。它是由模型输出评估的演变非平衡条件。它是对特定时间反馈强度的测量,可能随强迫历史和气候状态而变化。看气候,辐射强迫。

气候系统(或地球系统)

造成气候及其变化的五个物理成分(大气、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煤层气

煤层气是含在煤层中的甲烷,通常被称为原生煤层气,或煤层气。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煤层气推广项目网站。

煤矿甲烷

煤矿甲烷是煤矿开采过程中从煤层中释放出的煤层气的子集。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煤层气推广项目网站。

金额

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减缓气候变化)而实施的政策的好处——承认大多数旨在解决温室气体减缓问题的政策还有其他通常至少同样重要的理由(例如,与发展、可持续性和公平目标有关)。“共同影响”一词也用于更一般的意义上,包括益处的积极和消极方面。

浓度

含盐量:在特定体积或重量的空气、水、土壤或其他介质中一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看看十亿分之一,百万分之一。

缔约方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最高机构。它由180多个批准《公约》的国家组成。其第一届会议于1995年在德国柏林举行,预期将继续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缔约方会议的作用是促进和审查《公约》的执行情况。它将根据《公约》的目标、新的科学发现和国家气候变化项目的有效性,定期审查现有的承诺。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冰冻圈

冰冻圈是地球系统中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雪、永久冻土、浮冰和冰川等形式的冻结水。冰冻圈体积的波动引起海洋海平面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大气和生物圈。

森林砍伐

导致将林地转为非林地用途的做法或过程。这通常被认为是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因有二:

  1. 木材的燃烧或分解会释放二氧化碳;而且
  2. 曾经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树木已经不复存在。

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此外,《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将土地退化定义为干旱、半干旱和干燥半湿润地区雨水灌溉农田、农田或牧场、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和复杂性的减少或损失,其原因是土地利用或过程或过程组合,包括由人类活动和居住模式引起的过程,例如:(i)风和(或)水造成的水土流失;(ii)土壤物理、化学、生物或经济性质的恶化;(iii)自然植被的长期损失。森林转为非森林。

偏心

圆距: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偏离正圆的程度

生态系统

任何自然单位或实体,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部分,通过物质循环交换相互作用产生稳定的系统

El Niño -南方涛动(ENSO)

El Niño,在最初的意义上,是一种周期性地沿着厄瓜多尔和秘鲁海岸流动的温暖水流,破坏了当地的渔业。这一海洋事件与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间表面压力模式和环流的波动有关,称为南方涛动。这种大气-海洋耦合现象被统称为El Niño-Southern振荡。在厄尔Niño事件中,盛行的信风减弱,赤道逆流加强,导致印度尼西亚地区的温暖地表水向东流动,覆盖秘鲁流的冷水。这一事件对热带太平洋的风、海面温度和降水模式有很大的影响。它对整个太平洋地区和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的气候都有影响。El Niño事件的反义词是La Niña。

排放

一种物质(通常指气候变化时的气体)释放到大气中。

排放因子

根据每单位活动的标准排放率(例如,每消耗一桶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克数),将排放缩放到活动数据的独特值。

能源强度

能源消耗与服务需求的比率(例如,建筑物数量、总建筑面积、建筑时间、员工数量或服务国内生产总值的固定美元价值)。

温室效应增强

自然温室效应因人为排放温室气体而增强的概念。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烃(cfc)、氟氯烃(hfc)、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以及化石燃料消耗等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他光化学重要气体浓度的增加,会捕获更多的红外辐射,从而对气候产生变暖影响。参见温室气体,人为,温室效应,气候,全球变暖。

土壤水分蒸发蒸腾损失总量

蒸腾作用:地球表面蒸发和植被蒸腾作用的结合过程

反馈机制

增加或放大(正反馈)或减少(负反馈)过程速率的因素。正气候反馈的一个例子是冰反照率反馈。参见气候反馈。

碳氟化合物)

碳氟化合物,通常含有其他元素,如氢、氯或溴。常见的氟碳化合物包括氯氟烃(cfc)、氢氯氟烃(hcfc)、氢氟碳化合物(hfc)和全氟碳化合物(pfc)。见氯氟化碳、氢氟化碳、氢氟化碳、全氟化碳、臭氧消耗物质。

强迫机制

一种改变气候系统能量平衡的过程,即改变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和离开地球的红外辐射之间的相对平衡。这些机制包括太阳辐照度的变化、火山爆发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强的自然温室效应。看辐射,红外辐射,辐射强迫。

一般环流模式(GCM)

气候系统的全球三维计算机模型,可用于模拟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大气环流模式非常复杂,它们反映了诸如大气水蒸气的反射和吸收特性、温室气体浓度、云层、每年和每天的太阳加热、海洋温度和冰边界等因素的影响。最新的gcm包括大气、海洋和陆地表面的全球代表。参见气候模型。

岩石圈

地壳:地壳的土壤、沉积物和岩层,包括大陆和海底以下

冰川

多年降雪的过剩积累超过了陆地上的融雪,并在至少0.1平方公里的区域形成了大量的冰,显示出一些响应重力运动的证据。冰川可以终止在陆地上,也可以终止在水中。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存库,也是仅次于海洋的最大储存库。除了澳大利亚,每个大陆上都有冰川。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附近和对流层大气温度的平均上升,这可能导致全球气候模式的变化。全球变暖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在通常的用法中,“全球变暖”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而导致的变暖。参见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增强的温室效应、辐射强迫、对流层。

全球变暖潜能值

全球变暖潜势(GWP)是指单位质量气体相对于参考气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累积辐射强迫效应。在美国,直接温室气体的全球变暖潜能值加权排放量以二氧化碳(CO2)的当量排放量表示,使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Tg CO2 Eq.)。

换算:Tg = 109Kg = 106公吨= 100万公吨

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氧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因此,CO2的分子量为44(即12+[16 x 2]),而单独碳的分子量为12。因此,按重量计算,碳占二氧化碳的12/44。

温室效应

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大气(对流层)中捕获和积聚热量。一些从地球表面流回太空的热量被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臭氧和其他几种气体吸收,然后再辐射回地球表面。如果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上升,低层大气的平均温度将逐渐升高。参见温室气体,人为,气候,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GHG)

大气中吸收红外线辐射的气体。温室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水蒸气、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烃(cfc)、氢氯氟烃(HCFCs)、臭氧(O3.)、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参见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臭氧、氯氟化碳、氢氟化碳、全氟化碳、六氟化硫。

卤烃

含氯、溴或氟和碳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中可以作为强大的温室气体。含卤烃的氯和溴也参与了臭氧层的消耗。

碳氢化合物

只含氢和碳的物质化石燃料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

Hydrochlorofluorocarbons(氢氯氟碳化合物)

含氢、氟、氯和碳原子的化合物。虽然它们是消耗臭氧的物质,但它们破坏平流层臭氧的能力不如氯氟烃。它们是作为氯氟烃的临时替代品引入的,也是温室气体。见臭氧消耗物质。

氢氟碳化合物(高果糖玉米糖浆)

只含氢、氟和碳原子的化合物。它们被引入作为臭氧消耗物质的替代品,服务于许多工业、商业和个人需求。氢氟碳化合物作为工业过程的副产品排放,也用于制造业。它们不会显著消耗平流层臭氧层,但它们是强大的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能值在140 (HFC-152a)至11700 (HFC-23)之间。

水文循环

蒸发:蒸发、蒸汽的垂直和水平运输、凝结、降水以及水从大陆流向海洋的过程它通过对地表植被、云、冰雪和土壤湿度的影响,成为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纬度地区从赤道到极地地区的热量输送中,有25%到30%是由水文循环负责的。

水圈

气候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地表液体和地下水,如:海洋、河流、淡水湖、地下水等。

冰芯

冰柱:从冰川或冰原中取出的圆柱形冰,用于研究过去的气候模式通过对困在冰中的空气进行化学分析,科学家可以估计出在给定时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的百分比。

红外辐射

由地球表面、大气和云层发出的辐射。它也被称为地面辐射或长波辐射。红外辐射有一个独特的波长范围(“光谱”),比光谱可见部分的红色波长长。红外辐射的光谱实际上不同于太阳辐射或短波辐射,因为太阳和地-气系统之间的温度不同。参见辐射、温室效应、增强的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联合成立。IPCC的目的是评估与气候变化问题的所有重要组成部分有关的科学和技术文献中的信息。IPCC吸收了世界上数百名专家科学家作为作者和数千名专家评审员。来自大约60个国家的气候变化和环境、社会和经济科学方面的主要专家帮助IPCC准备了关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后果的科学基础的定期评估。IPCC有能力报告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后果以及适应和减缓措施的可行性,它也被视为世界各国政府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科学现状的官方咨询机构。例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国际公认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方法。

垃圾填埋场

土地废物处理场所,废物通常被薄层铺展,压实,并每天覆盖一层新鲜的土壤。

长波辐射

在光谱波长大于4微米的辐射中发射的辐射对应于从地球和大气中发射的辐射。它有时被称为“地面辐射”或“红外辐射”,尽管有些不准确。看红外线辐射。

甲烷(CH4)

一种碳氢化合物,是一种温室气体,最近估计其全球变暖潜力是二氧化碳的23倍。甲烷是通过垃圾填埋场废物的厌氧(无氧)分解、动物消化、动物粪便分解、天然气和石油的生产和分配、煤炭生产以及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全球变暖潜能值来自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

公吨

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国际通用测量方法。一公吨等于2205磅或1.1短吨。参见short ton。

皮纳图博火山喷发

1991年菲律宾群岛爆发的一座火山。皮纳图博火山的爆发向大气中喷射出足够多的微粒和硫酸盐气溶胶物质,阻挡了一些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从1992年到1994年,这有效地冷却了地球,掩盖了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部分时间里发生的变暖。

都市固体废物

居住固体废物和一些无害的商业、机构和工业废物。这些材料通常被送到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理。看到垃圾填埋场。

天然气

含50%至90%甲烷(CH4)和少量较重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如丙烷(C3.H8)和丁烷(C4H10).

氮氧化物(NOx)

由一个氮分子和不同数量的氧分子组成的气体。氮氧化物产生于汽车尾气和发电站的排放中。在大气中,氮氧化物可促成光化学臭氧(烟雾)的形成,损害能见度,并对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它们被认为是污染物。

氧化亚氮(N2O)

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其全球变暖潜力是二氧化碳的296倍。一氧化二氮的主要来源包括土壤耕作,特别是商业和有机肥料的使用,化石燃料燃烧,硝酸生产和生物质燃烧。全球变暖潜能值来自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

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甲烷以外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

氧化

化合:通过与氧结合而使某种物质发生化学转化

臭氧(O3)

臭氧,氧的三原子形式(O3),是一种气态大气成分。在对流层中,它是自然产生的,也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气体的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高浓度的对流层臭氧对许多生物都有害。对流层臭氧起到温室气体的作用。在平流层中,臭氧是由太阳紫外线辐射和氧分子(O2)相互作用产生的。平流层臭氧在平流层辐射平衡中起决定性作用。由于可能因气候变化而加剧的化学反应而导致平流层臭氧消耗,导致地面紫外线(UV-) B辐射通量增加。看大气,紫外线辐射。

消耗臭氧物质(ODS)

一个人造化合物家族,包括但不限于氯氟烃(cfc)、溴氟碳化合物(哈龙)、甲基氯仿、四氯化碳、甲基溴和氢氯氟烃(hcfc)。这些化合物已被证明会消耗平流层臭氧,因此通常被称为臭氧消耗物质。看到臭氧。

臭氧层

臭氧层在地球上空约15公里处开始,在约50公里处变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保护地球免受太阳有害紫外线辐射的伤害。臭氧的最高自然浓度(体积约为百万分之10)发生在距地球约25公里的平流层。平流层臭氧浓度全年都在变化,因为平流层环流随季节而变化。火山爆发和太阳耀斑等自然事件会引起臭氧浓度的变化,但人为的变化是最令人担忧的。见平流层,紫外线辐射

臭氧前体

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甲烷、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它们在太阳辐射的存在下与其他化合物反应形成臭氧,主要存在于对流层。看到对流层。

颗粒物(PM)

小颗粒:非常小的固体或液体物质,如烟灰、灰尘、烟雾、雾或气溶胶的颗粒粒子的物理特性,以及它们如何与其他粒子结合,是大气反馈机制的一部分。参见气溶胶,硫酸盐气溶胶。

十亿分之一(ppb)

在一种特定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混合物的十亿份中所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的数量。看到浓度。

百万分率(ppm)

在一种特定气体、液体或固体的一百万份中所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的数量。看到浓度。

全氟化碳(全氟化物)

一组仅由碳和氟组成的人造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主要是CF4和C2F6)与氢氟碳化合物一起作为臭氧消耗物质的替代品被引入。此外,全氟化合物作为工业过程的副产品排放,也用于制造业。全氟化合物不会损害平流层臭氧层,但它们是强大的温室气体:CF4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5700,而C2F6全球变暖潜能值为11900。全球变暖潜能值来自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见臭氧消耗物质。

光合作用

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或从水中吸收碳酸氢盐)来生成碳水化合物,并在此过程中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有几种途径,对大气CO2浓度有不同的响应。见碳封存,二氧化碳施肥

旋进

由于地球在赤道处的隆起使地球的重力场扭曲,所有卫星的轨道平面相对于地轴的扭矩相对较慢。岁差表现为轨道节点线的缓慢旋转(倾角小于90度时向西,倾角大于90度时向东)。

辐射

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传递,当被物体吸收时释放能量。见紫外线辐射、红外线辐射、太阳辐射、长波辐射。

辐射强迫

辐射强迫是由于气候系统的内部变化或外部强迫的变化,例如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或太阳的输出,在对流层顶造成的净垂直辐照度的变化(以瓦特每平方米表示:Wm-2)。通常,辐射强迫是在平流层温度重新调整到辐射平衡后计算的,但所有对流层特性都保持在其未受扰动的值。如果不考虑平流层温度的变化,辐射强迫被称为瞬时的。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第6章:科学基础讨论了这一定义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与气溶胶变化有关的辐射强迫和云形成的降水有关的问题。

回收

收集并重新处理资源,以便再次使用。一个例子是收集铝罐,将其熔化,并使用铝制造新的罐或其他铝产品。

植树造林

在原有森林但已改作其他用途的土地上种植森林。

停留时间

一个原子或分子在储层中停留的平均时间。就温室气体而言,停留时间通常是指特定分子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参见大气寿命。

呼吸

生物体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能量并消耗氧气的过程。

短吨

美国常用的一吨计量单位。短吨等于2000磅或0.907公吨。参见公吨。

水槽

从大气中去除温室气体、气溶胶或温室气体或气溶胶前体的任何过程、活动或机制。

土壤碳

碳循环中陆地生物圈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中的碳含量是历史上植被覆盖和生产力的函数,而生产力又部分地依赖于气候变量。

太阳辐射

太阳发出的辐射。它也被称为短波辐射。太阳辐射有一个独特的波长范围(光谱),由太阳的温度决定。看紫外线辐射、红外线辐射、辐射。

平流层

大气层对流层和中间层之间的一个区域,两极的下界约为8公里,赤道为15公里,上界约为50公里根据纬度和季节的不同,平流层下部的温度可以随高度升高,等温,甚至降低,但由于臭氧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平流层上部的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

平流层臭氧

见臭氧层。

河流

流量:在一段固定的时间内流过指定点的水量它通常表示为立方英尺每秒(ft3./秒)。

硫酸盐气溶胶

由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与大气中其他化合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硫化合物组成的微粒物质硫酸盐气溶胶是由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皮纳图博山等火山的喷发注入大气的。最近的理论表明,硫酸盐气溶胶可以通过反射太阳辐射(负辐射强迫)来降低地球的温度。综合了硫酸盐气溶胶影响的环流模式更准确地预测了全球温度变化。参见颗粒物,气溶胶,一般循环模型。

六氟化硫(SF6)

一种无色气体,可溶于醇和醚,微溶于水。一种非常强的温室气体,主要用于电力传输和配电系统,并在电子设备中用作电介质。SF6的全球变暖潜势为22,200。这一全球变暖潜能值来自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见全球变暖潜力。

温盐环流

由温度和盐度差异引起的大规模密度驱动的海洋环流。在北大西洋,温盐环流由向北流动的暖地表水和向南流动的冷深水组成,导致热量向极地的净输送。地表水在高纬度高度限制的下沉区域下沉。

示踪气体

在地球大气层中发现的一种不太常见的气体。氮、氧和氩构成了地球大气的99%以上。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氮氧化物、臭氧和氨,都被认为是微量气体。虽然就其绝对体积而言相对不重要,但它们对地球的天气和气候有重大影响。

对流层

在中纬度地区,从地面到海拔约10公里(高纬度地区为9公里,热带地区平均为16公里)的大气的最低部分,云层和“天气”现象在此发生。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而降低。见臭氧前体,平流层,大气。

对流层臭氧(O3)

看到臭氧。

对流层臭氧前体

见臭氧前体。

紫外线辐射

能量范围刚好超出可见光谱的紫色末端。虽然紫外线辐射只占太阳发射总能量的5%左右,但它是平流层和中间层的主要能量来源,在能量平衡和化学成分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大多数紫外线辐射被地球大气层阻挡,但一些太阳紫外线穿透并帮助植物光合作用,并帮助人体产生维生素D。过多的紫外线辐射会灼伤皮肤,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并破坏植被。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气候变化公约》为政府间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制定了总体框架。它认识到气候系统是一种共享资源,其稳定性可能受到工业和其他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公约》几乎享有普遍成员资格,已有189个国家批准。

根据公约,各国政府:

  • 收集和分享关于温室气体排放、国家政策和最佳做法的信息
  • 启动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预期影响的国家战略,包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 合作准备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

废水

用过的含有溶解或悬浮废物的水。

水蒸气

最丰富的温室气体,它是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中的水。水蒸气是自然温室效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人类没有显著增加其浓度,但它有助于增强温室效应,因为温室气体的变暖影响导致了正的水蒸气反馈。水蒸气除了作为天然温室气体的作用外,还在调节地球温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当大气中过量的水蒸气凝结形成冰和水滴和降水时,云就形成了。参见温室气体。

天气

任何给定时间或地点的大气状况。它是根据风、温度、湿度、大气压力、云量和降水等指标来衡量的。在大多数地方,每小时、每一天、每一季的天气都会发生变化。狭义的气候通常被定义为“平均天气”,或者更严格地说,是在一段时间内(从几个月到数千年或数百万年),相关数量的平均值和变率的统计描述。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定义,经典的周期是30年。这些量通常是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气候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描述。记住区别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气候是你所期望的(例如寒冷的冬天),而“天气”是你所得到的(例如暴风雪)。看到的气候。

来源:环境保护署

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回顾、更新或想要添加的东西吗?

留下你的反馈
你的评论类型
提交